鉴往知来丨跟着回望抗战路
“九·一八”事故迸发后,东北民众的抗日救国热心日益高涨。在沈阳,有这样九位爱国人士,人称“九正人”,他们没手握刀枪、冲锋陷阵,却以爱国斗志为矛、以舍生忘死的勇气为盾,用一台相机揭穿日军侵华的线月底,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九正人”在一次次冒险中拍摄到日军侵华的依据多达300件,每次取证都是触目惊心、险象环生。取证完成后,短短48天内,他们将依据悉数翻译成英文并收拾成册,取名为《线月,国联大会在判决时,把这本《本相》视为重要依据,确认日本发起“九·一八”事故是侵犯行径。
八十多年风霜洗礼,这台相机早已“退休”,但镜头与快门之中,“九正人”的爱国豪举,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坚决,与这台相机记载的本相一起定格于时间的永久中。
“日本侵犯者悍然发起了全面侵华战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灾祸。”习主席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如是说。
谢晋元接到指令撤离四行库房,退回租界后,当局迫于日军压力将其停留于一个俘虏营。谢晋元便是在这里写下这封给连襟张萍舟的家书。
“八百壮士”同仇敌慨的英豪气概,鼓动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唤起了爱国同胞抗战究竟的决计,使国际各国看到了中华民族抵挡外来侵犯的决心。
习主席在留念全民族抗战迸发77周年仪式上讲到:“无论是正面战场,仍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短兵相接、舍生忘死,各界民众众志成城、同仇敌慨,奏响了一曲气贯长虹的抗击日本侵犯的英豪欢歌。”
生死关头,连长曾贤生带领20名大刀队员冲入敌群,打开殊死搏斗,坚强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尽管连长在战役中献身,五连兵士们手挥利剑、杀出重围,歼敌100余人,完成了阻击使命。先头部队突出重围后,八路军短兵相接,终究获得了平型关大捷,打乱了日军进攻华北的作战方案。这是抗日战役全方面迸发以来中国军队获得的第一个大成功,打破了“日军不行打败”的神线旅司令部、政治部将这面名为“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奖旗颁发给了五连。这面英豪的旗号见证了那场血与火的战役,凝聚了八路军不畏艰险、勇敢抗战的精力。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豪的鲜血染红了它!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政府宣告无条件屈服后,中国政府于17日确认芷江为中国战区总受降地并成立了“日本屈服签字仪式筹备处”。为了安置芷江受降仪式会场、留念这一前史时间,新六军政治部副主任陈应庄处处寻觅适宜的桌椅,跑遍了芷江城。
“安江纱厂有一批欧式家具,何不先借来应急,过后还回去?”想到这儿,陈应庄恍然大悟。他火速赶到原黔阳县(今洪江市)安江纱厂,把像样的桌椅、沙发都借到了芷江。受降仪式完毕后,这批欧式家具被刻上了火印铭文,并退回到原厂。
现在,这件九屉办公桌是其时会场中仅有存下来的有铭文的办公桌,上面刻着“参与受降仪式留念”“卅四年八月廿一日于芷江”的字样。它是前史的见证者,见证着很多同胞为抗战成功而欢呼雀跃的时间。
在留念中国人民抗日战役暨国际反法西斯战役成功7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说:“面临侵犯者,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短兵相接,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犯者,保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开展的文明效果,保卫了人类平和工作,铸就了战役史上的奇迹、中华民族的豪举。”
1931年,30岁的苟吉堂在日本一军校留学。远赴异国肄业,却闻家园遭受损坏与侵犯,苟吉堂怒发冲冠,安排同学到东京街头反对。因为日本宪兵的,苟吉堂被捕入狱,深感“既不能保卫国家,又不能急赴国难,诚我武士最大羞耻”。狱中他拒写悔过书,日本当局将他开除学籍,遣送回国。
归国后,苟吉堂投身抗日,凭仗杰出的军事才干和勇敢的战役体现,屡次遭到提升和嘉奖,并终究受邀参与南京受降仪式,亲眼见证了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在屈服书上签字的前史性时间。14年,苟吉堂当年的耻辱总算洗刷殆尽,中华儿女总算迎来平和的曙光。
习主席在留念中国人民抗日战役暨国际反法西斯战役成功70周年大会上讲到:“中国人民通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获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役的伟大成功,宣告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役的彻底成功,平和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